福特出生在美国密歇根州底特律市郊的一个小城。父母经营农场为生。可以福特对农场没有兴趣,他更喜欢的是机械,尤其是对发动机着迷。于是在17岁的时候他只身一人来到底特律的汽车工厂里面。在机械方面天赋異稟的他可以在半个小时就修好要别人5、6个小时才能修好的机器。
可是,天赋并没有让福特的汽车梦想变得容易,他也没有一夜暴富。或许是天降大任,必须经历一番苦难才行。也许是福特的性格和能力需要更多的磨练。他的能力引发了其他员工对他的不满,于是很快福特离开工厂,自己从事机械修理,无论是手表还是船舶。只要是需要他修的绝对不会拒绝。他还一边工作一边在夜校学习。这也为他后来的机械背景打下了基础。
不过努力并没有立刻改变命运,这位年轻人还是断碰壁,不得不回到了自己并不喜欢的农场。并且一呆就是10年。这十年间福特结婚成家,也继承了父业。可能按照很多人的想法这就是稳定了吧。可以福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发明,因为自己确实不喜欢种田。于是在农场工作了10年后,福特又去了底特律,开始了自己对梦想的追求。
这一次,他进入了爱迪生照明公司。以前的努力并没有白费。他的学习使得自己成为了一名工程师,并在两年后的1893年成为主工程师。这样稳定的工作没有让他安逸于自己的生活,反而给了他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机械研究。同年,美国的杜里埃兄弟设计出第一辆用汽油发动的汽车。福特的精力就被这个新兴的,不需要马拉的车而吸引了。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自己的努力和朋友的帮助下,福特在1896年造出了自己的第一辆汽车。据说这车速度不快而且外形奇丑。不过这是梦想的实现。福特毅然离职开创了自己的公司。
按照小说里的模式,这应该是福特开启逆天模式大杀四方的时候。不过命运多踹,福特的潜心造车没有卖车。公司很快就倒闭了。
福特并没有气馁,他坚信自己能够造出更好的汽车。于是他成立了第二家公司,并制造除了性能优异的赛车。不过因为投资者的关系,福特很快就被逐出公司。公司也改名为凯迪拉克。
百折不饶的福特与11位其他投资者和2.8万美元的资金于1903年成立了福特汽车公司。这一次,汲取了以前失败经验的福特在公司的管理,生产模式和产品设计上都有了更多的心得。仅用了4年就达到了百万美元的资产总值。
1908年,他推出了著名的福特T型车。这个车的设计被保持到1927年,并在其间生产了1500万辆T型车,占据了美国汽车产量的一半。T型车的成功和福特对市场需求的了解和一个伟大的愿景是分不开的。他希望美国每个家庭都能够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于是汽车必须简单、轻便,耐用,而且便宜。这种种的限制也使得福特不得不极大地改进产品生产设计的每一个环节。为此,他还利用了流水线的生产方式。
福特终于取得了成功,他以后的生活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地方。但是这段从农场到成功地改变美国生活方式的精力却值得我们学习。一路顺风的人值得羡慕,经历各种磨练的人的成功模式却值得借鉴。
汽车已经逐渐的普及,并且在城市的千家万户里都扮演者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说到汽车,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亨利福特。这位“汽车界的哥白尼”诞生于156年前的今天(1863年7月30日),这个来自美国农村的一个小伙子的一生则是一个领人津津乐道的励志故事。从一个辜负众望,没有承担起子承父业,继续继承经营家里农场的穷小子,到改变世界的汽车发明人,“不创新就灭亡”,让我们在今天纪念这位时代的先驱吧。
觉得我们能从福特的身上学到以下几点:
梦想是值得为之付出的,成功不会随便地到来。
一个人越努力他的运气就会越好。
一个追求安逸的人不会是改变世界的人。
产品设计必须建立在对客户需求的理解上。
销售往往需要发生在制造之前。